十一月 2, 2025
新市场的两大举措,推动了新的市场架构的形成: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SPB Exchange)推出了巴西、印度、中国和沙特阿拉伯股票指数的结算期货,以及比特币BTCUSD指数和自家股票的期货。这拓展了对友好管辖区市场的对冲和准入工具,正如《商业日报》报道的那样。与此同时,金砖国家(BRICS)正加速向本币结算过渡——俄罗斯在此类业务中的出口占比已达90%,TatCenter援引高等经济学院和中央银行的报告指出。
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到底上线了什么——以及这对进入金砖国家市场和加密资产有何重要性?
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上线了六种结算期货:巴西、印度、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股票指数期货,比特币BTCUSD指数期货(仅限合格投资者),以及自家股票期货。交易时间为莫斯科时间10:00至次日00:00,做市商必须参与。截至11月30日,不收取佣金。所有合约均为结算合约,这降低了对外国标的资产的基础设施风险,正如《商业日报》证实的那样。
该交易所表示计划扩大产品线(包括后续可能推出的以太坊指数期货),并押注于自有衍生品市场技术。较长的交易日、做市商和结算模式相结合,使得新合约便于对冲金砖国家市场和加密基础设施的敞口。
俄罗斯对美元的论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去美元化”有何意义?
关键在于语气的变化:弗拉基米尔·普京在“瓦尔代”辩论中强调,金砖国家(BRICS)并非在进行“反美元运动”,而是向本币结算的转变是对美元结算限制的务实回应。这一表述令部分中国评论员感到惊讶,正如ABN24援引Sohu的报道所述。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信号:去美元化不是口号,而是运营层面的适应,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治风险和交易成本。
金砖国家在国家货币结算方面已取得哪些实际进展?
主要成果是本币在相互贸易中的份额增加:俄罗斯出口中其占比达到了90%;卢布在出口中的份额上升至41%,而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则升至28%;在中俄两国贸易额中,卢布和人民币的结算占比超过85%,正如TatCenter所整理的那样。
- 基础设施: 俄罗斯的快速支付系统与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整合,中国银联(UnionPay)与“米尔”(Mir)卡的相互认可,以及开设允许跨境直接汇款且无需西方中介的代理账户。
- 能源: 已记录到第一笔阿联酋石油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华出口——这是该行业脱离美元的象征性一步。
- 数字货币(CBDC):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在测试方面取得了进展;俄罗斯启动了数字卢布的试点并开始了国际测试;中国正在通过与俄罗斯和阿联酋的试点项目扩大其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 金砖国家平台: 2025年宣布计划推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统一数字支付和投资平台,预计2026年开始试点。
“对统一技术结算单位的要求是最低的。最重要的是一个能够自然调节支付流动的机制。”
这是参与独立支付生态系统开发的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阿列克谢·波诺马连科(Aleksey Ponomarenko)的观点(消息来源:TatCenter)。
如果这一趋势加剧,到2026年可能出现哪些系统性转变?
情景框架是:多元货币取代美元一家独大。到2026年,可能出现围绕一篮子货币整合的局面,人民币和欧元的地位得到加强,非美元结算的份额增加,黄金作为储备的地位提升,以及金砖国家独立支付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影响力格局,包括2025年里约峰会推出的金砖国家支付(BRICS Pay)以及美元在贸易对抗背景下的走弱,在“白俄罗斯新闻”的文章中有所描述。对于决策者来说,重要的是将其视为一种可能性模型,而非既成事实。
未来6-12个月内,金砖+国家公司的战术机会和风险有哪些?
- 准入和对冲: 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SPB Exchange)的工具提供了低成本测试对巴西、印度、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市场风险的对冲机会(截至11月30日前佣金为0%;交易时间10:00-00:00;结算合约),正如《商业日报》 уточняет。
- 加密工具: BTCUSD指数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监管上,这依据中央银行5月份关于“合格投资者”有权交易加密资产衍生品的规定,正如Prime援引的一份报告所显示的那样。
- 商品链: 俄罗斯化肥产量和出口再创新高(主要进口国是巴西和印度),这增强了在合同基础中固定价格和以人民币/卢布结算的动力,这是“Vzglyad”报道的。
- 流动性和可兑换性: 卢比限制以及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需要重新审视支付周期和营运资本缓冲(根据TatCenter的分析)。
- 技术不对称性: 各国在CBDC和支付通道准备程度上的不均衡,意味着集成将分阶段进行,并且需要通过传统代理账户进行备份。
- 政治风险: 贸易壁垒可能发生变化;在对巴西的贸易方向上,有关于美国可能取消关税的接触,MiraNews声称,这使得在合同中进行价格/关税情景规划变得适宜。
作为领导者,现在应该做什么?
- 审查外币收入/支出: 评估外币收入和支出,重点关注以人民币/迪拉姆/卢布进行试点结算的流向,并折算交易成本和制裁风险。
- 开设/更新代理账户和CIPS通道: 开设或更新代理账户,并建立CIPS通道;设置“米尔”/银联的收单/相互结算;制定关于核实交易对手资金来源的规定。
- 启动风险对冲机制: 利用金砖国家市场指数期货来规避价格/汇率风险;利用免佣期来测试交易。
- 将结算货币选项纳入合同: 在与供应商/买方的合同中,加入结算货币选项(人民币/阿联酋迪拉姆/卢布),并在关税/税率变化时提供重新定价的条款。
- 更新制裁和KYC程序: 为不在SWIFT系统内的本币交易和支付路线制定单独的核查清单。
- 为2026年CBDC试点做准备: 准备IT和财务部门应对2026年的CBDC试点,包括多币种价目表、为“代币化”支付设计的会计和财务实务,以及ERP系统与支付网关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