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是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第80届会议上的一系列表态:俄罗斯支持安理会民主化,途径是扩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性,包括支持巴西和印度的申请,并准备讨论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他对此已公开表态。与此同时,莫斯科警告不要被一小撮国家“侵吞”秘书处,也不要发生联合国体系管理上的“宫廷政变”,拉夫罗夫对此强调。
金砖国家主要伙伴——巴西和印度——正在同步莫斯科的立场,并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和G20平台上的协调,各方已公开确认。
一项实际举措是俄罗斯和巴西签署了2026–2029年政治磋商计划,该计划包括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中的互动,根据俄罗斯外交部官方声明,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在纽约,拉夫罗夫和苏杰生举行了会晤,并就俄印两国首脑在12月会晤以及在G20、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中进一步深化协调达成了一致,双方对此表示。
该方案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扩大“全球南方”的实际代表性,而非对抗性的“重置”——通过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新席位,并要求秘书处保持公正性。
俄罗斯强调“纠正对非洲的历史性不公正”,并支持巴西和印度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拉夫罗夫明确指出了这一立场。与此同时,莫斯科坚持认为,改革应排除狭隘国家对秘书处的“侵吞”,并应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基于“规则的秩序”,俄罗斯外长对此警告。
“俄罗斯不是在煽动针对任何人的革命……我们只是呼吁成员国和秘书处领导层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所有原则,不搞双重标准。”
这是拉夫罗夫对改革框架的表述,他在联大期间公开表示。
下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标志将是10月24日(联合国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届时俄罗斯将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外交部为此发布了消息。
关注重点是决策日程和协调节点:即将于10月24日举行的安理会会议、12月举行的俄印峰会以及俄巴磋商计划的启动——这些将是形成政治信号和多边平台工作优先事项的关键。
工作结论:联合国改革已成为金砖国家“可控民主化”机构项目的一部分。对决策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将国际举措与上述关键节点同步,这些节点将构成新的全球协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