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如何将多极化从口号变为体系——这对金砖+的商业意味着什么?

十一月 2, 2025

本周的催化剂是政治信号和实际步骤的巧合。在金融领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宣布计划在2026年3月底前发行价值4亿至5亿美元、期限为3至5年的首批卢比债券,并与印度储备银行进行最终谈判,同时银行将高达30%的融资导向成员国货币,而已发行的110亿美元中近三分之一以本币(主要是人民币和兰特)计价,据 ArmBanks.am 报道

在外交领域,俄罗斯驻塞尔维亚大使亚历山大·博茨安-哈尔琴科公开将该合作形式日益增长的吸引力与向多极化过渡联系起来,他强调金砖国家仍然是一个平等参与者组织,正如 俄新社 报道 的那样。

哪些直接的政治信号表明金砖国家的多极化进程正在加速?

金砖国家的外交正在扩大伙伴关系窗口——从巴尔干地区到全球性讨论平台。

在贝尔格莱德,发出了金砖国家是“多极世界关键机制”的信号;在此背景下,塞尔维亚的公众兴趣日益增长:据亚历山大·武契奇称,对金砖国家的支持已达到42%,与欧盟持平,并且关于可能举行公投的讨论已列入中期议程,据 俄新社 报道

在瓦尔代俱乐部,中国与全球化中心创始人王辉耀提议采用“大十国”模式,纳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参与,作为加强国际协调的工具——这是对碎片化的替代,也是对G20的强化,据 塔斯社 报道

“多极化并不意味着合唱式的和谐。”

正如 阿纳斯塔西娅·利哈切娃 指出,“这句话的意思是,需要通过领导人之间的密集接触来对世界政治进行持续的‘手动调整’”。

从理念上看,“金砖+”与客观的人口和经济变化息息相关;在上海合作组织(SCO)中也存在类似的积极、非强制性议程(“在不强加的情况下发展”),正如 利哈切娃 指出

金砖国家金融架构如何演变——NDB为何要发行卢比债券?

NDB进军卢比市场意味着将多极化转化为本币结算和项目融资的实践。

首批4亿至5亿美元(3–5年期)的卢比融资将在2026年3月底前完成,与印度储备银行进行最终协商,目标是将本币融资比例扩大到30%,并且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发行额以人民币/兰特计价——这些都是去美元化的基础设施,也是卢比国际化的一步,据 ArmBanks.am 报道

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在印度本地货币融资的扩展,印度债务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的增长,以及无需额外的兑换成本即可对卢比/人民币结算进行自然对冲。

为何金砖国家的技术合作成为多极化的系统性因素?

因为它正在构建独立的标准、人才和基础设施——从人工智能到网络安全。

中俄合作正朝着“非西方”技术生态系统迈进: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国家投资创下纪录(2023年为153亿美元),金砖国家联合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每年超过15,000篇),以及对制裁压力的制度性应对,据 InoСМИ 援引 infoBRICS 报道

在实践层面,正在启动对可信开源的标准化:俄罗斯IT公司和大学就原则(可验证的构建、清晰的许可证、操作支持)以及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КИИ)中相互承认审计的模型达成了协议,据 Newsler.ru 报道

人才和机构框架也通过教育合作得到加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办了第五届国际金融安全奥林匹克竞赛——有来自40个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独联体及其他国家/地区的600名参赛者,据 ИА 1-Line 报道

未来12-18个月内,金砖+企业面临哪些战术机会和风险?

主要的机会窗口是本地资本市场、软件标准以及数字/文化服务的输出;主要风险是网络威胁和监管碎片化。

  • 印度资本市场。NDB的卢比债券为企业发行商创造了新的需求锚点和利率基准,并为投资者提供了符合本地货币趋势的EM工具,据 ArmBanks.am 报道
  • 货币结算和对冲。本币项目融资的扩大降低了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南非之间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和货币风险。
  • 技术安全。创建“可信”的OSS仓库及相互承认审计,简化了公共部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КИИ)的合规性,并缩短了部署时间,据 Newsler.ru 报道
  • 数字解决方案输出。俄罗斯互联网经济在2024年增长到24万亿卢布(连续第二年增长40%以上),预计2025年将达到29.5-30.5万亿卢布;战略方向是向金砖国家/独联体/中东/东南亚输出IT解决方案,据 Lenta.ru 指出
  • 内容和软实力。金砖国家内的文化项目和联合制作增强了品牌知名度和许可市场;“内容+平台”的结合提高了交易转化率和IP知名度。
  • 地缘政治监测。巴尔干地区的伙伴关系窗口和塞尔维亚日益增长的金砖国家兴趣,增加了利基项目的可能性,但需要谨慎处理欧盟的监管限制。

结论:金砖国家正从宣言转向制度化机制——本地资本市场、技术标准和人才基础设施。对于金砖+公司而言,在遵守合规性、网络弹性以及细致的外交伙伴关系调整的前提下,这是融资和技术领域“快速获胜”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