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传来了两个关键信号:在圣彼得堡启动的“金砖国家国际市政论坛”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多达5000名与会者,就“智慧城市”到绿色转型等设定了务实议程,正如组织者所报道的那样;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 伊布拉欣公开表示,该国已准备好“随时”加入该组织,正如《俄罗斯报》所报道的那样。
最主要是来自马来西亚:安瓦尔 · 伊布拉欣表示愿意“立即”加入;委内瑞拉也表明了加入的意愿,此前泰国已接受了邀请,这一点由《俄罗斯报》记录在案。
“是的,当然,我们仍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如果我们明天被接纳,我们就会明天加入。”
在美国讨论关税的背景下,俄罗斯外交部否认了任何现有成员国退出该组织的意图,并强调了参与的自愿性,正如《晚报》报道并引用了俄罗斯外交部的声明一样。
它从市政解决方案延伸到投资和科技领域:圣彼得堡(10月29日至31日)——关注城市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喀山(10月31日)——聚焦投资和交易;“天狼星”(11月26日至28日)——关注科学和人力资本。
圣彼得堡成为核心活动:议程包括15个以实践为导向的领域——管理数字化、智慧城市、绿色转型、市政财政和投资,与“俄罗斯工业家”展览论坛协同进行,正如Gazeta.SPb指明的那样。
对企业而言,关键在于有效的合作模式以及城市、投资者和技术公司之间的直接联系。
在喀山,国际金砖国家投资论坛的一场外场会议将举办圆桌会议,重点是战略项目以及与阿联酋和金砖国家+的直接投资者互动,正如“360°”报道的那样。
区域议程正在扩展:来自中亚的代表团将前往圣彼得堡论坛,研究俄罗斯和中国的数字化、废物处理和供水及能源系统方面的案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宣布将为交通和能源项目提供融资,正如365info.kz报道的那样。
第一——金融自主性:论坛上直接讨论了降低对西方货币的依赖以及使用金砖国家本币和数字货币进行结算的问题,正如365info.kz指出的那样。
第二——科学合作的制度化:第五届青年科学家大会(“天狼星”,11月26日至28日)包括了金砖国家社会人文研究论坛以及旨在促进科学家与政府和企业对话的新形式“反馈”,正如InScience的日程安排所示。
第三——文化组成部分的加强:授予伊拉克诗人阿里·沙拉赫“金砖国家国际奖章”,表明了金砖国家+空间日益增长的“软实力”和文化联系,正如“大亚洲”报道的那样。
简而言之: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城市技术和废物转化为能源,应用科学和研发合作,与中东资本的交易平台,以及市政采购和跨区域项目。
总结:马来西亚的加入申请以及一系列不同层级的论坛标志着金砖国家+已从政治声明转向项目基础设施。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行动的信号——通过市政项目进入,寻找新开发银行的联合融资,在区域会议上测试交易,并与主要合作伙伴建立本币结算。